產(chǎn)品分類
-
實驗室儀器
按功能分
- 提供實驗環(huán)境的設備
- 分離樣品并處理設備
- 對樣品前處理的設備
- 處理實驗器材的設備
- 保存實驗樣品用設備
- 計量儀器
- 培養(yǎng)孵育設備
- 基礎通用設備
- 通用分析儀器
- 樣品結果分析
- 1. CO2培養(yǎng)箱
- 2. 動物細胞培養(yǎng)罐
- 3. 封口用
- 4. 發(fā)芽箱
- 5. 孵育器
- 6. 發(fā)酵罐
- 7. 恒溫槽、低溫槽
- 8. 恒溫恒濕
- 9. 培養(yǎng)箱
- 10. 培養(yǎng)架
- 11. 人工氣候箱
- 12. 水浴、油浴、金屬浴
- 13. 搖床
- 14. 厭氧微需氧細胞培養(yǎng)設備
- 1. 比色計
- 2. 測厚儀
- 3. 光度計
- 4. 光譜儀
- 5. 光化學反應儀
- 6. 電參數(shù)分析儀
- 7. 檢驗分析類儀器
- 8. 瀝青檢測
- 9. 酶標儀洗板機
- 10. 凝膠凈化系統(tǒng)
- 11. 氣質聯(lián)用儀
- 12. 氣體發(fā)生裝置
- 13. 水份測定儀
- 14. 色譜類
- 15. 水質分析、電化學儀
- 16. 石油、化工產(chǎn)品分析儀
- 17. 實驗室管理軟件
- 18. 同位素檢測
- 19. 透視設備
- 20. 旋光儀
- 21. 濁度計
- 22. 折光儀
- 顯微鏡
- 電化學分析類
- 其他
按專業(yè)實驗室分- 化學合成
-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
- 細胞工程類
-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
- 病理設備
- 1.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
- 1. 細胞分析儀
- 2. 細胞培養(yǎng)用品
- 3. 細胞融合、雜交
- 1.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
- 層析設備
- 動物實驗設備
- 糧油檢測
- 生物類基礎儀器
- 植物土壤檢測
- 1. 動物呼吸機
- 2. 動物固定器
- 3. 仿生消化系統(tǒng)
- 1. 電泳(電源)儀、電泳槽
- 2. 分子雜交
- 3. 基因工程
- 4. PCR儀
- 5. 紫外儀、凝膠成像系統(tǒng)
- 藥物檢測分析
- 地質
- 紡織
- 分析儀器
- 農(nóng)產(chǎn)品質量監(jiān)測
- 1. 農(nóng)藥殘毒快速檢測儀
- 2. 農(nóng)產(chǎn)品檢測試紙
- 3. 農(nóng)產(chǎn)品檢測試藥片
- 4. 土壤、化肥快速檢測儀
- 5.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
- 水產(chǎn)品質量安全
- 水產(chǎn)技術推廣
- 水生動物防疫
- 食品檢測實驗室
-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
- 1. 計數(shù)儀
- 2. 水產(chǎn)品質安監(jiān)測
- 3. 水產(chǎn)品檢測試紙
- 4. 水產(chǎn)品檢測藥品
- 1. 快速檢測試劑盒
- 2. 肉類檢測儀器
- 3.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
- 4. 食品安全檢測箱
- 5.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
- 6.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
- 7.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
- 8. 相關配置、配件
- 供水、水文監(jiān)測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-
暫無數(shù)據(jù),詳情請致電:18819137158 謝謝!
熱銷品牌 - 工業(yè)儀器
- 戶外儀器
- 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
- 便攜式儀器
- 在線式儀器
實驗室高壓釜的使用
[2016/12/12]
一、實驗目的
1、了解高壓釜的組成與構造;
2、掌握高壓釜的安裝與操作;
3、通過加熱水的實驗,確定水蒸氣的壓力與溫度的關系。
二、實驗原理
釜體、釜蓋采用1Cr18Ni9Ti不銹鋼加工制成,釜體通過螺紋與法蘭聯(lián)接,釜蓋為正體平板蓋,兩者由周向均布的主螺栓、螺母緊固聯(lián)接。
高壓釜主密封口采用A型的雙線密封,其余密封點均采用圓弧面與平面、圓弧面與圓弧面接觸的密封形式,依靠接觸面的高精度和光潔度,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。
釜體外裝有桶型碳化硅爐芯,電爐絲穿于爐芯中,其端頭由爐殼側下部穿出,通過接線螺柱,橡套電纜與控制器相連。
釜蓋上裝有壓力表,爆破膜安全裝置,汽液相閥,溫度傳感器等,便于隨時了解釜內(nèi)的反應情況,調節(jié)釜內(nèi)的介質比例,并確保安全運行。
聯(lián)軸器主要由具有很強磁力的一對內(nèi)、外磁環(huán)組成,中間有承壓的隔套。攪拌器有伺服電機通過聯(lián)軸器驅動?刂扑欧姍C的轉速,便可達到控制攪拌器的目的。
隔套上部裝有測速線圈,連成一體的攪拌器與內(nèi)磁環(huán)旋轉時,測速線圈便產(chǎn)生感應電動勢,該電勢與攪拌轉速相應,該電勢傳遞到轉速表上,便可顯示出攪拌轉速。
磁聯(lián)軸器與釜蓋間裝有冷卻水套,當操作溫度較高時應通冷卻水,以及磁鋼溫度太高而退磁。
采用1Cr18Ni9Ti不銹鋼軸承或高強電化石墨,耐磨損,且維修周期長。
控制器
外殼采用標準鋁合金機箱,上蓋可以向后抽出,便于維護和檢修。面板裝有溫度數(shù)顯表、電壓表、轉速以及控制開關和調節(jié)旋鈕等,供操作者操作使用。
電氣原理:攪拌控制電路的電子元件均組裝在一塊線路板上,采用雙閉環(huán)控制系統(tǒng),具有調速精度高、轉速穩(wěn)定、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,并且具備限制超速、過流等完善的保護功能,調節(jié)“調速”旋鈕即可改變直流電機的直流電壓,從而改變電機的轉速,達到控制功能攪拌速度的目的。
加熱電路中采用固態(tài)繼電器(俗稱調壓塊)調壓,使加熱電路趨于簡單化,只要調節(jié)“調壓”旋鈕即可調節(jié)加熱功率,同時,加熱電路的控制部分配置智能化數(shù)顯表,使之加熱溫度根據(jù)工藝的要求隨意調速,并且控制溫度精度極高。
所有外接引線均從后面板通過防水接頭由控制器內(nèi)的接線端子引出。
三、安裝與使用
1、高壓釜應放置在符合防爆條件的實驗室內(nèi)工作,在裝備多臺高壓釜時,應分開放置。沒見操作室均應有直接通向室外或通道的出口,應保證設備地點通風良好。
2、在裝釜蓋時,應防止釜體釜蓋之間密封面相互磕碰。將釜蓋按固定位置小心的放在釜體上,擰緊主螺母時,必須按對角、對稱的分多次逐步擰緊。用力要均勻,不允許釜蓋向一邊傾斜,以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。
3、正反螺母連接處,只準旋動正反螺母,兩圓弧密封面不得相對旋動,所有螺紋連接任在裝配時,應涂潤滑油。
4、針型閥系線密封,僅需輕輕轉動閥針,壓緊密封面,即可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。
5、用手盤動釜直的回轉體,檢查運轉是否靈活。
6、控制器應平放在操作臺上,其工作環(huán)境溫度為5-40°C,相支溫度小于85%,周圍介質中不含有導電塵埃及腐蝕性氣體。
7、檢查面板和后板得可動部件和固定接點是否正常,抽開上蓋,檢查接件接觸是否松動,是否有因運輸和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損壞和銹蝕。
8、控制器后板上有接地端子,應可靠的接地。
9、連接好所有導線,包括電源線、控制器與釜間的電爐線、電機線、熱電偶和測速器導線。
10、將電源開關扳上,電源信號燈亮。
11、在數(shù)顯表上設定好操作溫度,然后扳上加熱開關,電爐接通,加熱指示燈亮,扳上腳板開關,電機通電,攪拌指示燈亮。
12、緩慢旋動調速旋鈕,使電機緩慢啟動,觀察電機是否為正轉,無誤時,停機掛上皮帶,再重新啟動。
13、旋動加熱旋鈕,即開始加熱,電壓表指示加熱電壓。加熱電壓調整的適當,可減少溫沖,達到較高的控溫精度。
14、操作結束后,可自然冷卻、通水冷卻或置于支架上冷卻。待降溫后,再放出釜內(nèi)帶壓氣體,使壓力降至常壓,再將主螺母對稱均等旋松,再卸下主螺母,然后小心的取下釜蓋,置于支架上。
15、每次操作完畢,應清除釜體、釜蓋上之殘留物,住密封口應經(jīng)常清洗,并保持干凈,不允許硬物或表面粗糙物進行擦拭。
四、實驗操作。
1、按上述步驟安裝好設備(實驗前由老師完成)。
2、向壓力釜中通入氮氣0.5MPa左右,試壓20分鐘,觀察壓力表讀數(shù)是否下降,結果不下降,說明壓力釜不漏氣。
3、試壓結束,放掉釜內(nèi)的氮氣。
4、接通電源,開始攪拌和加熱,控制攪拌速度,若攪拌軸過熱,則用冷卻水進行冷卻。
5、將溫度設定在180°C,從100°C時開始記錄壓力釜的壓力表讀數(shù),每個10°C記錄一次,共計8次。
6、實驗結束后,先通冷卻水對釜液進行冷卻,冷卻到80°C以下時,打開放空閥,將釜內(nèi)壓力卸掉。
1、了解高壓釜的組成與構造;
2、掌握高壓釜的安裝與操作;
3、通過加熱水的實驗,確定水蒸氣的壓力與溫度的關系。
二、實驗原理
釜體、釜蓋采用1Cr18Ni9Ti不銹鋼加工制成,釜體通過螺紋與法蘭聯(lián)接,釜蓋為正體平板蓋,兩者由周向均布的主螺栓、螺母緊固聯(lián)接。
高壓釜主密封口采用A型的雙線密封,其余密封點均采用圓弧面與平面、圓弧面與圓弧面接觸的密封形式,依靠接觸面的高精度和光潔度,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。
釜體外裝有桶型碳化硅爐芯,電爐絲穿于爐芯中,其端頭由爐殼側下部穿出,通過接線螺柱,橡套電纜與控制器相連。
釜蓋上裝有壓力表,爆破膜安全裝置,汽液相閥,溫度傳感器等,便于隨時了解釜內(nèi)的反應情況,調節(jié)釜內(nèi)的介質比例,并確保安全運行。
聯(lián)軸器主要由具有很強磁力的一對內(nèi)、外磁環(huán)組成,中間有承壓的隔套。攪拌器有伺服電機通過聯(lián)軸器驅動?刂扑欧姍C的轉速,便可達到控制攪拌器的目的。
隔套上部裝有測速線圈,連成一體的攪拌器與內(nèi)磁環(huán)旋轉時,測速線圈便產(chǎn)生感應電動勢,該電勢與攪拌轉速相應,該電勢傳遞到轉速表上,便可顯示出攪拌轉速。
磁聯(lián)軸器與釜蓋間裝有冷卻水套,當操作溫度較高時應通冷卻水,以及磁鋼溫度太高而退磁。
采用1Cr18Ni9Ti不銹鋼軸承或高強電化石墨,耐磨損,且維修周期長。
控制器
外殼采用標準鋁合金機箱,上蓋可以向后抽出,便于維護和檢修。面板裝有溫度數(shù)顯表、電壓表、轉速以及控制開關和調節(jié)旋鈕等,供操作者操作使用。
電氣原理:攪拌控制電路的電子元件均組裝在一塊線路板上,采用雙閉環(huán)控制系統(tǒng),具有調速精度高、轉速穩(wěn)定、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,并且具備限制超速、過流等完善的保護功能,調節(jié)“調速”旋鈕即可改變直流電機的直流電壓,從而改變電機的轉速,達到控制功能攪拌速度的目的。
加熱電路中采用固態(tài)繼電器(俗稱調壓塊)調壓,使加熱電路趨于簡單化,只要調節(jié)“調壓”旋鈕即可調節(jié)加熱功率,同時,加熱電路的控制部分配置智能化數(shù)顯表,使之加熱溫度根據(jù)工藝的要求隨意調速,并且控制溫度精度極高。
所有外接引線均從后面板通過防水接頭由控制器內(nèi)的接線端子引出。
三、安裝與使用
1、高壓釜應放置在符合防爆條件的實驗室內(nèi)工作,在裝備多臺高壓釜時,應分開放置。沒見操作室均應有直接通向室外或通道的出口,應保證設備地點通風良好。
2、在裝釜蓋時,應防止釜體釜蓋之間密封面相互磕碰。將釜蓋按固定位置小心的放在釜體上,擰緊主螺母時,必須按對角、對稱的分多次逐步擰緊。用力要均勻,不允許釜蓋向一邊傾斜,以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。
3、正反螺母連接處,只準旋動正反螺母,兩圓弧密封面不得相對旋動,所有螺紋連接任在裝配時,應涂潤滑油。
4、針型閥系線密封,僅需輕輕轉動閥針,壓緊密封面,即可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。
5、用手盤動釜直的回轉體,檢查運轉是否靈活。
6、控制器應平放在操作臺上,其工作環(huán)境溫度為5-40°C,相支溫度小于85%,周圍介質中不含有導電塵埃及腐蝕性氣體。
7、檢查面板和后板得可動部件和固定接點是否正常,抽開上蓋,檢查接件接觸是否松動,是否有因運輸和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損壞和銹蝕。
8、控制器后板上有接地端子,應可靠的接地。
9、連接好所有導線,包括電源線、控制器與釜間的電爐線、電機線、熱電偶和測速器導線。
10、將電源開關扳上,電源信號燈亮。
11、在數(shù)顯表上設定好操作溫度,然后扳上加熱開關,電爐接通,加熱指示燈亮,扳上腳板開關,電機通電,攪拌指示燈亮。
12、緩慢旋動調速旋鈕,使電機緩慢啟動,觀察電機是否為正轉,無誤時,停機掛上皮帶,再重新啟動。
13、旋動加熱旋鈕,即開始加熱,電壓表指示加熱電壓。加熱電壓調整的適當,可減少溫沖,達到較高的控溫精度。
14、操作結束后,可自然冷卻、通水冷卻或置于支架上冷卻。待降溫后,再放出釜內(nèi)帶壓氣體,使壓力降至常壓,再將主螺母對稱均等旋松,再卸下主螺母,然后小心的取下釜蓋,置于支架上。
15、每次操作完畢,應清除釜體、釜蓋上之殘留物,住密封口應經(jīng)常清洗,并保持干凈,不允許硬物或表面粗糙物進行擦拭。
四、實驗操作。
1、按上述步驟安裝好設備(實驗前由老師完成)。
2、向壓力釜中通入氮氣0.5MPa左右,試壓20分鐘,觀察壓力表讀數(shù)是否下降,結果不下降,說明壓力釜不漏氣。
3、試壓結束,放掉釜內(nèi)的氮氣。
4、接通電源,開始攪拌和加熱,控制攪拌速度,若攪拌軸過熱,則用冷卻水進行冷卻。
5、將溫度設定在180°C,從100°C時開始記錄壓力釜的壓力表讀數(shù),每個10°C記錄一次,共計8次。
6、實驗結束后,先通冷卻水對釜液進行冷卻,冷卻到80°C以下時,打開放空閥,將釜內(nèi)壓力卸掉。